杨望:小微纾困成2020年关键词
杨望 | 2020年01月02日
经营效益日渐恶化,融资获得边际走低,“活着”是这一年的关键词
杨望:关于Libra引发的三点经济学讨论
杨望 | 2019年11月22日
Libra是货币吗?Libra后无来者吗?Libra价值几何?此三问,是为Libra引发的三点经济学讨论。 图片来源:新浪网 Libra热议非凡,门派林立。姑且分为极大主义者和极简主义者两派,极大主义者认为Libra式技术创新,重构商业体系。极简主义者认为Libra引发革命,对抗现有中心化体系,将如卵击石般溃败之。 至此,Libra是货币吗?Libra后无来者吗?Libra价值几何?此三问,是为L
杨望:小微信贷不微,拐点将至?
杨望 | 2019年09月06日
2019年二季度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小微企业信贷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0.7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5%,增速比上季末高3.4 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 1.22 万亿元,同比多增 6478 亿元。 小微信贷是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一大难题,难在风险定价:小微企业端缺乏有效数据、抵押资产和政府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市场化小微信贷风
杨望:征信的进阶之路
杨望 | 2019年08月25日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有更高的融资需求,但绝大部分的融资都流向了大型企业,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
杨望:当“中小微”遇上LPR:融资难题或解?
杨望 | 2019年08月21日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张钰 (图源:Pictures for Pexels) 8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出1年期LPR为4.25%,低于此前4.31%的水平,符合前期变相降息的市场预期。 近期,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行实际利率
杨望:智慧化养老未来已来
杨望 | 2019年08月17日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宋柯璇 近期,江西、广东、湖北、安徽和上海等地均发布社会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聚焦于智慧养老和普惠养老的发展,新兴的智慧养老模式如“虚拟养老院”等也成为热门话题。 730政治局会议强调“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供给不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原因,
汇率破七 我们为什么看涨中国
杨望 | 2019年08月08日
美股市场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一方面源自市场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仍受制于降息利好出清后的情形,美股如何应对回调压力也存在风险
美联储鹰派降息落下帷幕 全球市场如何联动?
从全球局势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Libra马拉松何须“抢跑”
杨望 | 2019年07月31日
短期内,Libra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仍有难度;长期看,Libra仍难以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杨望:四问科创板
杨望 | 2019年07月24日
科创板的提出可改善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环境,并弥补资本市场融资对象上的空缺
杨望:开放银行:国际范式与中国实践
杨望 | 2019年06月14日
国内的银行开放化道路需考虑两点:一是采用自下而上的变革方式,二是政府监管以被动式监管为主
杨望:地方债,开启零售时代
杨望 | 2019年05月15日
地方债风险形成机制复杂,其信用水平受制于三方面:变相融资现象犹存,举债机制存在隐患,基础设施建设风险不确定较高
杨望:金融科技未来走向何方
杨望 | 2019年05月07日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杨望 导读 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变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应用落地方面。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成熟的金融科技应用越来越多,金融与新兴技术的生态融合也逐步实现,金融科技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正文 基于大数据视角,我们能够观察到全球金融科技投融
杨望:银行理财投资新策略
杨望 | 2019年04月29日
图 1 2018年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发行情况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赵璐菁 导读 尽管当下个人投资理财渠道正日益增多,但银行理财仍然是很多投资者的最重要投资渠道,尤其对于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银行理财的新生态,普通投资者应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避免“水
杨望: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新活力
杨望 | 2019年04月22日
一是刺激内需,实现短期经济复苏,二是鼓励企业创新,从根本上实现“稳增长,稳杠杆”的长远目标
杨望:资产证券化护航消费金融创新发展
杨望 | 2019年04月10日
消费金融市场巨大,痛点犹在,消费金融ABS重在风控与定价
杨望: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研究——以日本、美国为例
杨望 | 2019年03月05日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王姝妤 | 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杰群 导读 中央银行在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时一般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等工具较为直接地参与市场流动性供给,但经济逐渐复苏后,也会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因而许多国家在经济情况持续回暖后,开始适时地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本文以日本央行和美联储为例
杨望: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杨望 | 2019年02月25日
在理论上,区块链技术确能带来变革。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其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杨望:区块链演绎科技金融未来
杨望 | 2019年02月21日
区块链集成了非对称加密、P2P组网、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的融合解决方案,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度共识和匿名安全的特性正颠覆着人们对于传统金融格局的认识
杨望: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生态重塑
杨望 | 2019年01月09日
图2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运作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周钰筠 ; 原刊于《当代金融家》2018年10月 导读 针对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供应链金融毫无疑问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即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规模巨大,受限于企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违约风险难以把控等现实情况,金融机构对这只“螃蟹”也难以下嘴。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
杨望
48篇文章 1919天前更新
杨望,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深耕宏观经济与科技金融投资研究、战略咨询10年,访谈考察创新公司超过1000家,出版专著3本,发表200余篇学术或投资研究论文,主持或参与政府、高校、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多个重要课题研究与项目咨询。